磁州观台窑白釉化妆土高圈足束口盏 | 河南新安窑黑釉蓝毫深腹大斗笠盏
北宋时期,流行点茶法,需要将茶叶碾成粉末,碾茶,煮水,工序还是挺复杂的,而当时的茶盏也是为其功能而设计的,以上这黑白两件茶碗是北宋时期北方茶碗的代表,茶碗口径达到14-15cm,而到了南宋,建盏兴起以及吉州窑的规模化发展,逐渐成为主流,茶碗口径也略有缩小到10-13cm。而我们观察北宋时期的茶碗,造型基本比较舒展,高足,束口,气质高雅,美学因素考量外也是为了方便打茶。这两件茶盏在古代的茶碗中也可算得上精品之作,将手作器物的美感、张力与功能做了很好的结合,两只茶碗的底足也自然松动中有着精细与讲究。
宣化辽墓壁画中点茶法的场景
古人在打茶,饮茶时一般会配置大漆制作的盏托。在新安窑的这只黑盏的外腹壁有明显的放置盏托长时间留下的痕迹。
唐宋时期的饮茶法,发展到日本,经过千百年的演变,发展为现在的茶道抹茶,而抹茶的饮用使用习惯跟古代的点茶相似之处,对于茶盏器皿的要求也差不多,包括碾茶、煮水、注水、打茶、品茶等流程,所以像北宋这样为点茶而制的大茶碗也适用于日本的抹茶饮用,搭配茶匙、茶筅,日服两次,可以给每天的工作生活带来满满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