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,赤峰缸瓦窑白釉斗笠茶盏,简单朴素、萧瑟静谧、斑驳陆离,就像这深秋到初冬的质感。
缸瓦窑又称赤峰窑,遗址在赤峰市西南的缸瓦窑屯。窑烧造开始于大约辽太宗年间,以烧制白瓷为主,另有白瓷黑花器、三彩及单色釉陶器。白瓷胎质微黄,有黑色杂点,釉色混浊偏黄,从这件小茶盏可以清楚看到其胎釉特色,带着强烈的北国凄美气息。
辽,白磁大碗,大盘。辽阳冮官屯窑产,这些很多都是早年窑址收集,多数破损或者变形,但是苍劲的拉坯与异形形体力量感很强。
金元,晋北,白化妆大罐,内外满釉,底部笔刷扫刷,冲线样式增添了趣味。
北宋早期,磁州窑白釉黑点渣斗。薄胎高足,器型更有点高古的气质了。可能是烧制过程中无意间产生的这个黑色结疤,却成了点睛的一笔。
同为北宋早期,磁州窑刻莲纹碗,外圆内平底,比较特别。釉色质感跟前面的渣斗一致。
比起前面的两件磁州窑白磁,后面这几件要晚一些,釉色更为温润如玉。更白更润,胎体更加厚实。
握着的行炉。北宋磁州观台的这款造型温和中正平衡,大圆小圆,3D弧线,细节比例刚刚好,釉色温润清冽,耐看实用。
山西北部窑口产白磁化妆土酒瓶,造型多样,摆在一起很有趣味。
北朝(6C)曹村窑白釉陶鉢型碗。
应该为金元介休窑产品,干净利落的大碗,侧面弧线形成的气场非常大气,底部毛笔落款,沁釉多了些艺术韵味。
青白磁大碗应该来自古宣州繁昌窑,唇口斜腹圈足,釉色温润骆冲生产的高档器物要胜过同时期的湖田窑。2020年两个主要窑口都去过,综合胎釉应该是骆冲的产品,但是也不排除柯冲的可能性。
古代山西大壶 vs 古濑户大盘,拙气十足。
小桌喝茶。桌:李朝十二边大漆桌 / 壶:潮州师傅做坏的红泥壶 / 壶承:宋金 井陉窑点褐彩花纹盘 / 茶杯:明清 德化白瓷杯/ 地毯:波斯地毯
烏山黑月,黑英石山跟宋代黑釉碟都閃著礦晶的光輝。
一组老铁匠铺铁打出茶具(包括茶碗、茶则、茶拨),以及黑太湖石的组合搭配,精气神具足。
从朋友那里收来大件太湖石放楼梯间,虽然啥都不懂,只是觉得挺好看,石头真是重。
朋友Huhu和朋友設計策劃的古陶磁衍生品-綠幺杯,好看實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