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朝到隋代(5-7世纪),陕西地区钵形黄陶碗,表面可能上过黑色大漆装饰,已经斑驳陆离,造型雍容典雅,在古代可能为寺院器物。
唐晚期北宋早期北方白瓷,与之前同时期的罐子可以搭配起来。干白的胎土搭配白润的釉色质感,有一种独特而禅意的美感。在阳光下摆放出来,融入到当下的空间中来并不违和。
这件白釉盘看似简单,但是胎釉的厚度,上手的感觉却有一份独特的分量感,气场十足。边缘的破损反而很好的打破了一些秩序,让器物生动起来。看着造型似乎很简单,但是这却是最难以发挥设计或者复刻的。
吃太多了,撑破了肚皮,小腹诱人的弧线。
这件青白瓷盘看着有些眼熟,但是细看形态规格却又有一种陌生。这类比较典型的南宋造型来自广西北流,在南宋年间烧造青白瓷为主,跟赣闽地区的青白瓷有些渊源,但是胎釉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。
盘子烧歪了一边,感觉从桌面飘起来的感觉,很有艺术感!
金代 山东淄博窑棕地釉下洒白化妆泥浆大盘。
这件有趣的点在于突破常规的一些做法,很好利用了胎的颜色,化妆土的白以及上透明釉后的棕褐色,形成了自然洒脱有趣的艺术效果。
北宋 紫金釉花口温碗 实物口径21cm,姿态优美有力。
搬新家了,以后可以拍些场景的照片了,工作室太乱!